搜索
工作交流 首页/ 工作交流/

修改文稿要做到“三个注意”

时间:2020-12-15

来源: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柳金虎

编辑:丁贺岩

录入: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审核:刘德峰

【字体:  
肇州县人民检察院政工科科长  柳金虎
 
 
       “修改”是文稿写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环节,一篇好的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下面,结合自身多年文字写作工作经验,从文稿的立意、观点、素材三个方面入手,简要介绍一下文稿的修改方法。
        一、在“修立意”上,要注意提炼主题把握方向
       文稿的立意,其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如果文稿存在主次不分明、典型性不强、观点不鲜明问题,文稿就需要做大的修改。首先,对于看不出主次文稿的修改。在平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我们检察室开展法律宣传活动,要发一条简讯,报送来后,我看到这篇信息,虽然堆砌了大量的情况和说明,在篇幅里却重点不突出,看不出轻重、缓急,经过反复的看,也发现不了什么主题,后来,我找了一篇相关的例文,让检察室干警仿写,写完后,干警自己就感觉出了差距,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其次,对于缺乏典型性文稿的修改。有的文稿凭主观想象,只找出一些简单例证;有的素材则缺少典型意义,平铺直叙,没有突出亮点,缺乏说服力。比如,我院侦监科干警,要写一篇本科室规范司法行为方面的工作经验,无论是在办案人自查、科室长复核,还是科室会议安排部署上,只是说查了,至于怎么查、查到什么结果,取得了哪些效果,规范了哪些行为,在文稿中看不到,至于有什么样的典型事例,可以作为经验来写,体现不出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主动深入到科室,和科室长聊聊,同干警一起梳理汇总,帮助其找到写经验的切入点,努力从“查”字入手,把问题查深找准摸透,再做好“专项整治”这篇经验文章。第三,对于观点不鲜明文稿的修改。有的文稿该详写的没有详写,该略写的没有略写,事例看起来还完整,但没有紧扣主题、也没能以观点为中心使用材料,导致观点不明晰,缺少针对性的论证。比如,我院公诉科报送的检察官个人事迹材料,个人事例还不错,也有闪光点,但是没有扣住宣传的主题,材料的组织上有问题,在角度选择上也不对路。后来,同公诉科干警一同坐下来,共同分析、研究,重新找准宣传的重点,取舍好事例材料,对一些观点也进行了完善、挖掘和深化,从而使立意更鲜明、方向更明确、主题更完整,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在“立观点”上,要注意言之有理立论有据
       文稿的思想观点是主题,更是文章的灵魂,所立的观点要确保站得住脚,做到立论准确,防止出现方向的偏差。而如何立好文稿的观点,一般情况下要注意以下四点。一要避免片面绝对化。在平时我们总结工作时,讲成绩,容易肯定一切,说的尽善尽美,讲缺点,则是蜻蜓点水。正因为这种惯性思维,往往出现了绝对性,从而导致失误。在文稿的修改上,尤其是在结论性观点上,需要掌握好分寸,话不能说尽,要尽可能做到恰如其分,避免出现低层次的错误。二要避免违背基本精神。在文稿修改中,如有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要改过来,与上级机关规定不一致的地方,也要加以改正;比如,在建立检察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上,就要防止违背上级文件精神,否则,就容易出现差错。三要避免观点不统一。在修改我院案管部门的一篇简报时,干警虽然写的是案件评查工作,但是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前面用的是绝对数,后面则用百分比,前面是全院的,后面则变成案管部门的,在改文稿时要引起注意。四要避免落入俗套。要注意观点的形式与表达内容是否相吻合,观点是否立意新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我们一般在读一篇文稿时,关键是开头,尤其是在表达观点时,如果立意新颖,就会吸引你继续读下去,也就有了亲身经历感。所以,在观点表达上,角度一定要独特,既要贴切自然,又要符合实际,努力挖掘出新思路,才能与众不同。
       三、在“审素材”上,要注意材料选择搭配得当
       在文稿素材的选择上,关键点是真实可靠,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总结一下。一是素材的可靠性。文稿的素材是自己亲自调查的、网上或报刊摘抄的、还是正式文件下发的,都必须经过核实,确保素材的来源可靠,不能给人以主观臆测、推断甚至编造的感觉。去年,在给基层检察室改稿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在检察室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中,走访了多少乡镇,多少司法所,座谈了多少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都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些是共性的,哪些的特殊的,包括在司法所制度建设上,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察室提出了哪些检察建议等。以上这些,都需要真实的数据,不能存在大约、或者差不多的字样,在文稿素材上,要讲究真实性,不能做事“空中楼阁”。后来,检察室重新修改更正了数据,也总结了具体做法,突出了工作亮点,经过修改后的基层检察室社区矫正工作经验,被省院简报转发。去年,我院金莲子检察长以《关于检察室加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的实践探索》为题,在全市检察机关重点调研课题宣讲会上宣讲。二是素材的真实性。针对素材的真实与否,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行分析与鉴别,对于不准确、不真实之处,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做到言必有据、有出处。三是素材的代表性。文稿选用的事例需要有代表性,有了典型例证,才有说服力,也容易让人读下去,要防止内容空洞、理论抽象;比如,2016年,我在修改侦监部门的一篇工作经验时,讲的是控制捕后轻刑率、提升工作质效的做法,从总结的经验材料来看,没有什么事例,通篇是理论阐述,论点也没有说服力,语言比较平淡、缺乏新意。为了使工作经验符合实际,又有所创新,我同侦监部门的同志一起,坐下来共同研究,最后选择了两条线作为切入点:一条线是从转理念、凝共识、建机制上出发;另一条线是落在理数据、举案例、找衔接方面。通过分析总结,一篇经验文章已经是呼之欲出。经过几次修改和完善,我院的这篇经验文稿《以控制捕后轻刑率为目标,全面提升侦监工作质效》,在去年全市重点、难点、亮点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经验。四是素材的精简性。文稿中事例也不能堆积太多,避免淹没主题和观点,有的事例虽然很生动,但与文稿主题关系不大,要敢于舍去,有多余重复论证的,也要坚决精简,最终实现对文稿素材精挑细选,准确把握升降去留。


版权所有: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1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邮编:16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