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建设年】 强化科技赋能监督
助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2-07
来源: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曹雨晴
编辑:吴双
录入:吴双
审核:柳金虎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肇州县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服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如我在位”的理念,准确把握检察技术功能定位,加强检察技术与检察办案的深度融合,辅助办案的数量、质量、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一、创新“转型升级”履职模式,助力提升“一体化”办案质效。创新技术思维理念,打破业务条线“各自为政”的困局,紧盯技术性证据审查检验鉴定工作不放松,将检察技术扁平化融入“一体化”办案,提升刑事案件证据证明体系建设,达到“1+1〉2”的融合履职效果。2021年以来,该院利用“三远系统”平台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案件28件,其中,故意杀人3件、故意伤害2件,交通肇事23件。围绕交通肇事、寻衅滋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暂予监外执行等五类案件,实现线上、线下双线办案信息的互通互联,技术性证据审查参与度达100%。持续深化“四大检察”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公益检察与技术办案融合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运用无人机勘查现场12次,收集证据 22个,参与公益诉讼案件 8 件。通过技术性证据审查、勘验检查等方式,及时、规范、准确获取定案关键证据,既在突破案件、提升办案质效上提供支撑,也减轻了办案人员对专门性问题取证上的负担,检察官还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性证据,办案效果更加突出。
二、打造“智慧检务”技术平台,加速推动“第一方阵”信息建设。扎实推进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的应用,做强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重新改造了中心机房及全院网络布局,实现整楼网络全覆盖,保障了中央、省、市三级视频会议顺利运行。建立了智能化检委会应用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办案。率先建成集高清摄像、同步直播、多功能实物展示为一体的规范化听证室,有效拓宽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渠道,赢得了当事人、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依托“三远”系统及2.0系统,实现网上办理换押、预约、提审“全流程”,文书远程送达、远程电子签名、远程示证“全功能”。借助“小鱼易连”云视频通讯设备,采取远程视频方式告知诉讼权利、听取意见、视频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同步完成提审与认罪认罚具结工作,2022年以来,实现远程具结案件210余件。运用“三远”系统办案190余件,网上文书流转、换押143次。在防疫期间,通过远程提讯设备,提讯了46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间现场提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了防疫、办案两不误。
三、提升“检技融合”监督效能,持续拓宽“数字革命”方法路径。该院技术部门主动开展“检技融合”新模式探索,健全完善检察技术办案机制建设。技术人员通过加入办案组的方式辅助办案,推动检察技术与司法办案同频共振、整体联动,运用技术手段有效破解各类新型犯罪案件中的技术难题,适时启动专业同步辅助审查,助攻新型案件的办理,促进办案质效提升。如在推进“黑臭水体”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该院检察技术人员准确把握案件需求,探索通过技术手段攻坚业务工作“难点”,逐步形成从线索发现、到初查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查、诉前检察建议、整改效果评估等全链条的技术保障机制。在释放科技赋能检察效能上,该院顺应大数据融合发展趋势,持续布局落子,自觉树立大数据战略思维,坚持资源集中导向,加快整合现有平台,打通外部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融通共用,实现执法司法业务数据安全、充分、实时共享,以大数据助力智慧监督、科学管理、引导办案追求极致。积极探索建立“大数据+N”模式,建立行政检察类案等12个法律监督模型,实现数据共享,一体提升监督和管理质效,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着信息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检察信息化正向着“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目标迈进,肇州县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将持续聚焦“信息平台建设、大数据共享、数字赋能监督、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智慧检务引领、助推作用,积极践行“检察+技术”办案理念及模式,拓宽检察技术助推办案质效提升的方法和路径,为新时期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
一、创新“转型升级”履职模式,助力提升“一体化”办案质效。创新技术思维理念,打破业务条线“各自为政”的困局,紧盯技术性证据审查检验鉴定工作不放松,将检察技术扁平化融入“一体化”办案,提升刑事案件证据证明体系建设,达到“1+1〉2”的融合履职效果。2021年以来,该院利用“三远系统”平台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案件28件,其中,故意杀人3件、故意伤害2件,交通肇事23件。围绕交通肇事、寻衅滋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暂予监外执行等五类案件,实现线上、线下双线办案信息的互通互联,技术性证据审查参与度达100%。持续深化“四大检察”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公益检察与技术办案融合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运用无人机勘查现场12次,收集证据 22个,参与公益诉讼案件 8 件。通过技术性证据审查、勘验检查等方式,及时、规范、准确获取定案关键证据,既在突破案件、提升办案质效上提供支撑,也减轻了办案人员对专门性问题取证上的负担,检察官还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性证据,办案效果更加突出。
二、打造“智慧检务”技术平台,加速推动“第一方阵”信息建设。扎实推进统一业务应用系统2.0的应用,做强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重新改造了中心机房及全院网络布局,实现整楼网络全覆盖,保障了中央、省、市三级视频会议顺利运行。建立了智能化检委会应用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办案。率先建成集高清摄像、同步直播、多功能实物展示为一体的规范化听证室,有效拓宽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渠道,赢得了当事人、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依托“三远”系统及2.0系统,实现网上办理换押、预约、提审“全流程”,文书远程送达、远程电子签名、远程示证“全功能”。借助“小鱼易连”云视频通讯设备,采取远程视频方式告知诉讼权利、听取意见、视频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同步完成提审与认罪认罚具结工作,2022年以来,实现远程具结案件210余件。运用“三远”系统办案190余件,网上文书流转、换押143次。在防疫期间,通过远程提讯设备,提讯了46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间现场提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了防疫、办案两不误。
三、提升“检技融合”监督效能,持续拓宽“数字革命”方法路径。该院技术部门主动开展“检技融合”新模式探索,健全完善检察技术办案机制建设。技术人员通过加入办案组的方式辅助办案,推动检察技术与司法办案同频共振、整体联动,运用技术手段有效破解各类新型犯罪案件中的技术难题,适时启动专业同步辅助审查,助攻新型案件的办理,促进办案质效提升。如在推进“黑臭水体”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该院检察技术人员准确把握案件需求,探索通过技术手段攻坚业务工作“难点”,逐步形成从线索发现、到初查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查、诉前检察建议、整改效果评估等全链条的技术保障机制。在释放科技赋能检察效能上,该院顺应大数据融合发展趋势,持续布局落子,自觉树立大数据战略思维,坚持资源集中导向,加快整合现有平台,打通外部数据壁垒,推动数据融通共用,实现执法司法业务数据安全、充分、实时共享,以大数据助力智慧监督、科学管理、引导办案追求极致。积极探索建立“大数据+N”模式,建立行政检察类案等12个法律监督模型,实现数据共享,一体提升监督和管理质效,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着信息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检察信息化正向着“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目标迈进,肇州县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将持续聚焦“信息平台建设、大数据共享、数字赋能监督、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智慧检务引领、助推作用,积极践行“检察+技术”办案理念及模式,拓宽检察技术助推办案质效提升的方法和路径,为新时期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