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智慧检务保障
为信息化“变道加速”提供有力支撑
时间:2021-09-29
来源: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吴双
录入:吴双
审核:刘德峰
【字体:大 中 小】
为强化智慧检务保障,肇州县检察院以加强技术办案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工作效率、突出保障质量为目标,在“技术协作、精准服务、规范管理”上持续发力,为信息化“变道加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在技术协作上持续发力,着力提升信息化应用进程。以信息化引领技术保障工作规范发展。一是注重补齐业务短板。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推广,智能化需求显著增多,为更好服务检察业务,该院检察技术部门派员到检察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学习业务流程,全程陪同办案,掌握软件操作,增强实战本领。二是深化应用“三远”系统。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技术部门优势,围绕一线办案需求,从工作流程出发,办案人角度考虑,将新技术、新手段与检察业务需求相结合,积极构建远程提审、远程会见、远程开庭新模式,充分运用远程视频、数据传输等“无接触”模式进行讯问54次、询问23次、听取律师意见8次等,使案件办理依法高效,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接触,防止疫情传播风险,有效保障了在押人员生命安全。三是构建“互联网+接访”模式。在日常工作中,该院组织干警加强检察技术专业学习,主动顺应大数据趋势,技术部门密切配合第四检察部,优化接访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大视频接访应用率,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远程“面对面”答复信访人,有效解决了信访群众诉累。到9月末,共接收群众信访36件,均做到7日内“应回尽回、能回尽回”,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二、在精准服务上持续发力,着力提升信息化办公质效。以信息化提升检察办公质量和效率。一是制定精准培训计划。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培训计划,提前谋划办公、办案系统应用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部分干警基础薄弱,电脑操作水平不能适应信息化软件统一要求的,一方面,参加省市院技术培训后,政工部门组织干警将学习内容、感受体会认真总结,及时开展传导式培训9次,使各部门干警熟练掌握各自业务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技术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电脑及时检查、软件更新和技术保障,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影响各部门正常办公。二是提出前瞻性技术建议。检察技术部门除了提供必要技术层面支撑,还主动参与信息资源规划管理,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及建议6次,为党组决策出谋划策。比如,为减少纸张的浪费,建议院里建立了电子会议系统,会议召开前将会议内容电子版提前导入平板电脑,既减少了纸张又提高会议质效。技术部门相对于其他干警而言,能够更早地接触新技术,比如,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话沟通难度,积极推广“政务微信”的使用,将会议通知、群内公告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一电子平台及时发布,有效解决了干警之间沟通不畅、联系困难等问题。三是论证业务装备的采购。技术部门主动参与检察设备采购论证工作,结合业务办案起草了设备采购分析及装备适用性分析报告5份,对设备的性能、使用特点以及组件化升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为党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比如,在采购照相机、摄像机、无人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时,对设备的配置、参数等进行综合分析,撰写技术设备报告,提供党组研究和参考。
三、在规范管理上持续发力,着力提升信息化保障水平。以信息化保障检察网络安全规范。一是保障检察信息安全传输。按照市院网络安全建设规定,技术部门及时下载安装内网上的网络版杀毒软件,及时升级更新45次,对笔记本安装隔离卡,做到内外网物理隔离,对个人移动U盘和工作U盘严格管理,做到个人U盘不在涉密机上使用,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制度,保证文件传输安全性。二是完善检察网络办公环境。为将信息化办公落到实处,去年以来,该院对网络设备进行了更新,购买了设备机柜、服务器,加快了专线网、局域网升级改造工作,完善了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强化了网络信息管理,实现了办公楼内局域网的正常使用。三是提供科技强检技术支撑。为实现科技强检战略,该院新购置3台远程办案传讯一体机和1台中鱼易联设备,为远程提审、庭审、送达和律师远程见证认罪认罚具结工作提供科学支持。借助案件统一应用平台,实现案件的动态管理、跟踪监督、质量评估、网上案件研讨、请示汇报等应用,为捕诉一体化建设提供精准技术支撑。
一、在技术协作上持续发力,着力提升信息化应用进程。以信息化引领技术保障工作规范发展。一是注重补齐业务短板。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推广,智能化需求显著增多,为更好服务检察业务,该院检察技术部门派员到检察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学习业务流程,全程陪同办案,掌握软件操作,增强实战本领。二是深化应用“三远”系统。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技术部门优势,围绕一线办案需求,从工作流程出发,办案人角度考虑,将新技术、新手段与检察业务需求相结合,积极构建远程提审、远程会见、远程开庭新模式,充分运用远程视频、数据传输等“无接触”模式进行讯问54次、询问23次、听取律师意见8次等,使案件办理依法高效,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接触,防止疫情传播风险,有效保障了在押人员生命安全。三是构建“互联网+接访”模式。在日常工作中,该院组织干警加强检察技术专业学习,主动顺应大数据趋势,技术部门密切配合第四检察部,优化接访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大视频接访应用率,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远程“面对面”答复信访人,有效解决了信访群众诉累。到9月末,共接收群众信访36件,均做到7日内“应回尽回、能回尽回”,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二、在精准服务上持续发力,着力提升信息化办公质效。以信息化提升检察办公质量和效率。一是制定精准培训计划。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培训计划,提前谋划办公、办案系统应用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部分干警基础薄弱,电脑操作水平不能适应信息化软件统一要求的,一方面,参加省市院技术培训后,政工部门组织干警将学习内容、感受体会认真总结,及时开展传导式培训9次,使各部门干警熟练掌握各自业务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技术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电脑及时检查、软件更新和技术保障,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影响各部门正常办公。二是提出前瞻性技术建议。检察技术部门除了提供必要技术层面支撑,还主动参与信息资源规划管理,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及建议6次,为党组决策出谋划策。比如,为减少纸张的浪费,建议院里建立了电子会议系统,会议召开前将会议内容电子版提前导入平板电脑,既减少了纸张又提高会议质效。技术部门相对于其他干警而言,能够更早地接触新技术,比如,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话沟通难度,积极推广“政务微信”的使用,将会议通知、群内公告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一电子平台及时发布,有效解决了干警之间沟通不畅、联系困难等问题。三是论证业务装备的采购。技术部门主动参与检察设备采购论证工作,结合业务办案起草了设备采购分析及装备适用性分析报告5份,对设备的性能、使用特点以及组件化升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为党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比如,在采购照相机、摄像机、无人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时,对设备的配置、参数等进行综合分析,撰写技术设备报告,提供党组研究和参考。
三、在规范管理上持续发力,着力提升信息化保障水平。以信息化保障检察网络安全规范。一是保障检察信息安全传输。按照市院网络安全建设规定,技术部门及时下载安装内网上的网络版杀毒软件,及时升级更新45次,对笔记本安装隔离卡,做到内外网物理隔离,对个人移动U盘和工作U盘严格管理,做到个人U盘不在涉密机上使用,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制度,保证文件传输安全性。二是完善检察网络办公环境。为将信息化办公落到实处,去年以来,该院对网络设备进行了更新,购买了设备机柜、服务器,加快了专线网、局域网升级改造工作,完善了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强化了网络信息管理,实现了办公楼内局域网的正常使用。三是提供科技强检技术支撑。为实现科技强检战略,该院新购置3台远程办案传讯一体机和1台中鱼易联设备,为远程提审、庭审、送达和律师远程见证认罪认罚具结工作提供科学支持。借助案件统一应用平台,实现案件的动态管理、跟踪监督、质量评估、网上案件研讨、请示汇报等应用,为捕诉一体化建设提供精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