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民事检察 首页/ 检察业务/ 民事检察/

未成年人不可不知的《民法典》知识

时间:2021-10-18

来源: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王海涛

编辑:吴双

录入:吴双

审核:刘德峰

【字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未成年人又因其身份的特殊性
成为民法典中备受关注的部分
 
民法典将给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长
带来哪些影响?
 
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与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十九条规定: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规定: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十五条规定: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问题1:8岁的小明用爸爸的手机给游戏充值,这钱能要回来吗?
是可以的。小明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不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也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他的行为依法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具有选择权,有权追认同意或者主张该行为无效并要求退款。
问题2:11岁的小担心父母离婚争夺抚养权,法院会问她的意愿吗?
不用担心。《民法典》 第1084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8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11岁的小玲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抚养权的确定与其权益密切相关,应当尊重她的真实意愿,这样才更有利于她的健康成长。
问题3:6岁小的父母因为疫情被隔离了,没人照顾怎么办?
结合现在的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完善了因疫情等突发状况下对儿童的保护。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当父母因疫情被隔离而儿童却无人照料的情况了。

除了这些内容,《民法典》中还有很多保护未成年人的亮点。比如:新增了有利于保障儿童“居住权”的规定;完善了儿童的收养制度;一定程度扩大儿童的“选取姓氏权”等等。
让我们不断地学习,更好地用法律呵护未成人的合法权益吧!


版权所有: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黑ICP备05000574号-1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邮编:16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