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缩短危险驾驶类犯罪办案时限
时间:2023-09-18
来源:肇州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徐京
编辑:吴双
录入:吴双
审核:柳金虎
【字体:大 中 小】
“当时觉得自己还清醒,也没想到会有什么事情,现在酿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特别后悔......”9月15日,由肇州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6起危险驾驶案,在肇州县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进行了集中审理并当庭宣判。庭审现场,6名被告人作了最后的陈述。
为实现简案轻罪案件的专业化、集约化办理,优化司法办案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年初以来,肇州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危险驾驶类犯罪案件办理“专罪专办”新模式,积极采取三项举措,进一步缩短危险驾驶类犯罪办案时限,实现危险驾驶类犯罪办理过程全程提速。
该院此次集中提起公诉的6起危险驾驶案件的全部审结,不仅是司法资源高效整合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强化刑事检察队伍素能,推动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危险驾驶类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方法,在优化办案模式、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积极做好释法说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2023酒驾处罚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酒驾成本:
直接成本=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禁驾
其他成本:
1.征信成本: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公务员、法官等直接开除公职;参军、入党、出国、留学等受限制;参军入党招飞政审难通过。
2.经济成本:被单位辞退,且无赔偿;保险公司不予理赔;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不享受国家工伤保障。
3.时间成本:喝酒后开车不出事故:酒后驾驶会失去人身自由:10天拘留至6个月拘役。喝酒后开车发生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4.民事责任: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2022年的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82429元/年(按20年计算),丧葬费约28192.5元(公式:当地社平工资×6),被抚养人生活费(全额)25527元/年(按20年计算),仅此三项赔偿数额就达到近170多万元。
5.家庭成本: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阴影。
6.社会成本:办理移民签证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否则拒签。而醉驾犯罪记录则会伴随终身。
7.党员干部:党员干部除上述成本外,还会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为实现简案轻罪案件的专业化、集约化办理,优化司法办案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年初以来,肇州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危险驾驶类犯罪案件办理“专罪专办”新模式,积极采取三项举措,进一步缩短危险驾驶类犯罪办案时限,实现危险驾驶类犯罪办理过程全程提速。
检警磋商,完善工作机制
为保障案件的高效办理,该院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先后召开危险驾驶类案件工作机制磋商会议3次,就危险驾驶案件类型、证据调取等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并达成共识,形成《危险驾驶案办理联动机制》等制度机制,为后续高效办理危险驾驶案件打下坚实基础。
专人办理,提高办案效率
在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础上,为实现案件的快速办理,该院高标准组建了由“1名员额检察官+1名检察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的办案组,专门负责办理危险驾驶类犯罪案件,有效缩短办案周期,确保适用速裁程序规范化办理。同时,通过精简文书内容、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效率,确保危险驾驶案件审查起诉期限不超过7日。
检法研讨,精准量刑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对危险驾驶犯罪案件量刑的科学性、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提升此类案件办理质效,年初以来,该院与县人民法院先后2次针对危险驾驶类案件的不同种类、不同情节办理召开联席会议,双方就规范该类犯罪案件量刑方法进行深入交流,检法“两院”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最终按照酒精含量、是否具有驾驶资格等情形,形成了《危险驾驶类案件的规范化量刑办法》,为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精准性提供重要参考。年初以来,该院危险驾驶案件量刑建议采纳率为100%。该院此次集中提起公诉的6起危险驾驶案件的全部审结,不仅是司法资源高效整合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强化刑事检察队伍素能,推动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危险驾驶类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方法,在优化办案模式、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积极做好释法说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2023酒驾处罚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酒驾成本:
直接成本=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禁驾
其他成本:
1.征信成本: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公务员、法官等直接开除公职;参军、入党、出国、留学等受限制;参军入党招飞政审难通过。
2.经济成本:被单位辞退,且无赔偿;保险公司不予理赔;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不享受国家工伤保障。
3.时间成本:喝酒后开车不出事故:酒后驾驶会失去人身自由:10天拘留至6个月拘役。喝酒后开车发生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4.民事责任:酒驾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2022年的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82429元/年(按20年计算),丧葬费约28192.5元(公式:当地社平工资×6),被抚养人生活费(全额)25527元/年(按20年计算),仅此三项赔偿数额就达到近170多万元。
5.家庭成本:酒驾违法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全家将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特别容易对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阴影。
6.社会成本:办理移民签证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否则拒签。而醉驾犯罪记录则会伴随终身。
7.党员干部:党员干部除上述成本外,还会受到党纪政务处分。